您好,欢迎来到中国经济学考研网!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二级页面顶部广告图
首页 > 院系简介 > 正文
中国海洋大学经济学院简介
时间:2017-04-14 09:04:01 来源:中国经济学考研网
    经济学院金融学系成立于2001年,其前身为1993年设立的国际金融专业。自建系以来,金融学系一直秉承“厚基础、宽口径”的办学思想,致力于培养“有专长、基础宽、素质高”,能够胜任国内外金融理论与实务工作的复合型人才及教学科研工作的尖端学术人才。不仅要求学生具有宽厚扎实的经济学理论基础功底,熟练掌握金融学、财政学、保险学等理论知识和国内外有关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的最新发展,而且要求学生具备较高的数学、外语和计算机运用水平、较强的教学科研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和决策管理能力。院系网址:http://www2.ouc.edu.cn/jingji/index.asp

  金融学系现设有:一个金融学本科专业;金融学、劳动经济学和数量经济学三个硕士点,以及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硕士点覆盖的财政学、保险学和统计学等硕士研究生专业。

  1、师资队伍

  金融学系现有教学科研人员15人,其中教授5人(博士生导师2人)、副教授7人、讲师3人。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6人,正在攻读博士学位的8人。是一支年龄和知识结构合理,学术梯队完整,学术氛围浓厚、学术风气优良、学术特点鲜明、科研力量雄厚、科研成果突出、群体优势明显的师资队伍。

  2、课程建设

  金融学系在借鉴国内外知名大学金融学专业及其相关学科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对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不断进行调整,其侧重点是提高数理金融课、金融前沿理论课的比重和授课质量。整个课程设置是在注重经济学理论基础和金融理论课程的同时,兼顾提供实践应用性课程和经济学研究的方法课程,使学生不仅具有扎实、宽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而且也使学生具有较强的个人竞争能力。

  主要专业课程设置有:会计学、财政学、统计学、计量经济学、国际经济学、货币银行学、中央银行学、金融市场学、商业银行经营学、保险学、金融工程学、风险管理、投资理论与实务、公司理财、信托与租赁、国际结算、中国金融史、货币金融理论前沿、金融理论与政策等。

  3、教学科研

  金融学系坚持教学与科研并重的原则,近年来在科研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先后在:《世界经济》、《经济研究》、《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国际贸易问题》、《金融研究》、《中国软科学》、《宏观经济研究》、《统计与决策》、《中央财经大学学报》、《世界经济与政治》、《财经问题研究》、《保险研究》、《财贸研究》、《中国管理科学》等国际和国内知名学术期刊上发表了300多篇学术论文;主持和承担国家“908”海洋专项规划、国家“863”课题、国家自然基金课题等国家级课题以及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20余项;出版学术科研著作10多部;共获省部级、地市级等优秀成果奖30多项。

  4、学生毕业去向

  金融学系在学生培养上取得了较优异的成绩。近年来,大约有20%的毕业生到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新西兰、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外名校留学深造;20%的毕业生在北京大学、复旦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科学院等国内高校攻读研究生学位。其余60%的同学参加工作,他们的就业方向主要有:国家政府机关、财政、税务、金融、保险、证券、投资公司、中外资集团、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等单位和部门。

  5、学术交流与合作

  金融学系十分注重开展与国际、国内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已建立了稳定的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关系。先后与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新西兰、澳大利亚、加拿大、新加坡、日本、韩国以及港澳台、中国社会科学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厦门大学、南开大学、吉林大学等的多所大学建立了学术交流与合作;同时,定期邀请国内外的著名专家学者以及著名金融企业家前来讲学。

  6、社会办学

  金融学系在抓好教学与科研的同时,竭力为地方政府及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服务。根据青岛市及其周围地区在金融学、财政学、保险学、劳动经济学等方面的社会需求,经国家教育部、国家学位办、山东省教育厅等部门批准授权,通过与国内外著名院校联合,金融学系举办了形式多样的社会办学方式,如:

  MBA、工程硕士、项目管理硕士、在职研究生班、夜大函授以及各种短中期培训班、中外合作研究生班等。

  通信地址:青岛市松岭路238号,中国海洋大学经济学院

  邮 编:266100电子邮箱:jrxx@ouc.edu.cn

  联系电话:0532-66781955

       中国海洋大学经济学院位于海大崂山校区,毗邻著名的崂山风景区,交通便利,风景迤逦。学院可追溯至20世纪80年代初山东海洋学院发展经济管理学科,历经30年的发展,现在的经济学院成立于2001年12月,是由原经贸学院按经济学科和管理学科进行划分调整组建而成。

  经济学院现有三个系:国际经济与贸易系、金融系、经济学系,拥有国家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基地、国家社会科学创新基地海洋发展研究的骨干单位——海洋经济研究所,拥有山东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海洋经济研究中心,并设有教学实验中心。

  经济学院拥有学士、硕士、博士等多层次学位授予权。现有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物流管理、经济学(海洋经济方向)4个本科专业,拥有金融学、国际贸易学、数量经济学、劳动经济学、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国民经济学、西方经济学、财政学等9个学术型硕士学位授予权,物流工程、国际商务硕士、保险硕士、金融硕士4个专业型硕士学位授予权,以及资源开发与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区域创新与国际经济合作、货币金融体系与风险管理、劳动收入与财政政策4个研究方向的应用经济学博士学位授予权。2014年获批设立应用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

  近十年来,经济学院教师承担和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863计划等国家级科研项目近40项,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等省部级科研项目近百项。同时还承担着国家海洋局相关部门项目以及山东省、青岛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科研课题等150余项。为国家及地方政府提供了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海洋及相关产业分类》、 “海洋强国指标体系”、《中国海洋经济蓝皮书》、《关于中韩开展海洋问题谈判的对策建议》、 “蓝色经济区建设咨询(系列决策建议)”等30余项重大应用创新研究成果,海洋经济特色研究已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已成为支撑青岛乃至山东省地方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的研究基地之一。

  学院教师近年来在SSCI杂志发表论文20余篇,在《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中国工业经济》、《金融研究》、《经济学动态》《世界经济》、《管理世界》、《中国管理科学》、《新华文摘》等国家级报刊、国内核心期刊及国际会议上发表和转载有影响的论文300余篇,出版著作和教材18部。

  学院教师获得“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三等奖1项,“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省部级奖项25项,“山东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奖”等市厅级奖项97项,学院教师参与研究制订的“海洋经济统计核算体系”成果获国家海洋局“海洋创新成果一等奖”(集体奖)。

  全院现有教职工66人,行政人员10人,教师56人,其中教授18人,副教授17人,讲师21人;博士生导师11人、硕士生导师44人。所有教师中,多数教师均来自于南京大学、中国科技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复旦大学等国家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90%的教师具有留学经历,其中拥有国外学位的教师比例居全校前列。教师队伍中, 队伍中45岁以下教师33人,占59%;具有博士学位44人,博士在读6人,占89%。形成了以老带新、年富力强、充满生气与活力的师资队伍。

  学院长期坚持开放式办学,已与国内外部分著名高校经济院系的一流学科和一流学者建立了稳固的交流和合作关系。学院重视来华留学生培养,拥有全日制全英文授课国际经济与贸易本科留学生班,全日制全英文授课国际商务硕士留学生班,全日制中文授课国际经济与贸易本科韩国留学生班,以及非学历教育的中国国际商务班(ICBP)、印度高级MBA班,累计培养留学生1500余名,扩大了学院在国际上的知名度。

  学院认真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主动适应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需求,遵循“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注重学生个性培养和特长发挥,致力培养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严谨的科学态度、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富有创新精神的复合型人才。学院现有全日制学生1391人,其中本科生856人,硕士研究生519人,博士研究生16人,迄今为止已累计培养毕业生5000余人,毕业生在银行等金融单位及各类企事业单位建功立业,为学院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目前,学院正大跨步地向国内一流、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经济学院迈进。

经济类院校库

服务中心